浙江师范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楼世洲:国际化是在反复往返的动态过程中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复制链接]

53

主题

74

帖子

3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00:1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家简介楼世洲,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非洲教育、教育史,近年先后赴尼日利亚拉格斯大学、美国杨百翰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访学。
一、
明确建设大学一流特色学科的思路《世界教育信息》:加强特色学科的国际化能力建设,对学校发展意义深远。目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领军人才,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地方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共识。浙江师范大学以非洲研究为切入点,凝练学科建设的国际化理念、拓展国际化平台、落实国际化举措,取得了显著的理论和实践成效。作为学校分管学科建设的领导,同时作为研究非洲教育的学者,请您谈谈自己的体会。
楼世洲:非洲研究在西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却是方兴未艾。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大学的支持和参与下,浙江师范大学的非洲研究发展显著。短短几年间,在建立专业学术机构、填补研究空白、培养专门人才、出版学术成果、开展国际交流、参与国际合作、发挥智库功能,以及服务政府、企业和公众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校一开始就采取了“高起点、国际化”的学科建设思路和战略。我们将其概括为核心理念的“1-2-3”。
“1”是指一个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在世界有知名度、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对非研究高校智库。这一定位顺应国家需求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也符合非洲研究学科发展的实际。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要求高校智库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结合高校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协同创新,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倡导以“2011协同创新计划”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新型高校智库。
“2”是指双向交流,包括“走出去”和“请进来”。既积极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与做法,也积极向国外展示中国特色的非洲研究。积极推进与国际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克服各种困难走出去,走进非洲,敢于在国际学术的高端平台上走自己的学术发展之路。这需要有开阔的视野、担当的情怀,以及虚心向外学习与自尊自立精神的有机统一。
“3”是三位一体,就是“全球视野、非洲情怀、中国特色”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理念。对非洲大陆怀有赏爱之情并以非洲研究为人生事业;站在中华文化厚重土壤上追求非洲研究的中国特色;以开阔的全球视野认识和把握中非关系与非洲问题。
二、
推动大学一流特色学科的国际化发展《世界教育信息》:当前,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各国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应对科技全球化挑战的共同选择。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学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日益明晰。请您谈谈贵校非洲研究学科的国际化特色。
楼世洲: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的学科国际化能力建设可归纳为3个方面,即通过“国际协同、国际交流、国际论坛”推动学科的国际化发展。
第一,强化学科的国际协同。2013年,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浙江省第二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其协同主体包括国家部委、科研机构、企业、行业等。在国际协同方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与国内外数十家高校、科研机构、智库单位等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并争取多方经费,为双方研究人员的访学进修、调研采访、学术交流等提供帮助。
非洲研究院还与非洲智库、科研机构以外的协同主体探索交流合作,如与国家开发银行、中非基金等合作推动中国企业走进非洲;与中国法学会合作建立“非洲法研究中心”,开展非洲法律研究;与德国伯尔基金会、英国“更安全世界”、中国扶贫基金会、中非人民友好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合作推进中国对非公益事业的开展和中非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与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等合作在非洲建立研究分院,将研究基地前移海外。以外交部“10+10中非智库结对计划”为依托,与尼日利亚国际问题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为依托,与喀麦隆雅温德第一大学的合作等,形成了中非双方互派教师、科研人员及留学生的合作机制。
第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随着研究院对非研究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来访的外国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日益增多。目前,学校有800余位来自贝宁、博茨瓦纳 、几内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30多个非洲国家的全日制留学生;非洲及欧美国家的20余位非洲研究专家、学者在我校访学和开展学术交流。学校以教育部、商务部的援外基地为依托开展非洲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十年来先后承办中非大中小学校长研修班、中非智库研究班等教育部、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80余期,培养了非洲各级教育官员、大中小学教师、政治与学术精英1800余名,与非洲28个国家的65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师生往来交流人数不断攀升。
在“请进来”的同时,还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选派学生赴非洲留学、参加志愿者行动的同时,资助研究生和导师赴非洲开展调研和合作研究,选派中青年学者赴非洲的机构任职,鼓励从事非洲研究的学者开展长期的非洲田野调查和研究,以及参加非洲研究的国际会议与交流计划。学校先后完成了外交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工程”1~3期、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别研究工程”1~2期、国家留学基金委“非洲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与大学录取标准”等专项研究任务,有60余位教师与研究生赴非洲开展实地研究。201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出席在英国牛津大学举办的非洲经济研究年会期间,应邀到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发表专题演讲。这些充分体现了我校的非洲研究已经在西方国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与认可度。
第三,举办国际会议或论坛。近年,我校陆续与驻外使馆、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等联合举办高端学术研讨会15次。2010年,在南非举办“纪念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演讲。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与英国国际发展部主动提出与我校合作,在我校举办了“非洲经济发展高端研讨会”。 2011年,我校创办中非智库论坛,迄今已在中国和非洲连续举办四届,成为中非学术交流的国家级平台,影响巨大。2015年,我校协助义乌市承办了“中非民间高层论坛”,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演讲。这些高层次会议的举办明显提升了我校非洲研究的国际知名度。
三、
国际化一流学科建设任重道远《世界教育信息》:请您谈谈对“非洲学”学科国际化能力建设的一些思考和打算。
楼世洲:从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看,我校非洲学学科的国际化能力建设在总体上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还很远。要实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我认为应理清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国际化是什么。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曾说,对企业来说,真正的国际化不是把产品卖到国外,而是创出自己的品牌。对高校来说,国际化不仅指互派留学生数量、外籍教师和海外进修人数,而是通过国际化办学形成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自己的“中国好声音”。中国的非洲研究就是要走出一条在开放的国际化过程中建立自己民族品格的道路。我们提出的“建构有特色的中国非洲学”发展道路,就是一条“国际化与中国化”“开放性与自主性”互为支撑、相互转化的道路,这也正是中国非洲学的特色之一。
过去30多年,我们对国际化的理解比较肤浅,以为国际化就是“欧美化”“西方化”。今天的国际化,应有更开阔高远的视野,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去理解。横向上,国际化应该是东西南北全方位的开放与学习,既要向西方国家学习,也要向发展中国家学习;既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既要引进发达国家的东西,也要引进发展中国家的东西,总之,一切有利于国家发展进步的东西,无论它来自哪里,我们都应该学习。所以,所谓“走出去”,就是要走向东西南北,走向全世界。从纵向维度上说,国际化是一个动态反复与不断提升的过程,一个反反复复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过程,一个引进他人以发展自我、发展自我以影响世界的过程。既要走出去,还要走回来,在反复往返的动态过程中探寻我们自己的品牌,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为什么走国际化道路。国际化、协同化、自主化,都是高校实现创新发展的工具与手段,服务于学科建设、创新能力提升。不是为了协同而协同,也不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哪些方面需要协同,哪些方面需要国际化,都应该根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发展的目标来确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国际化、协同化、自主化的出发点与归属。只有努力创造自己原创性的思想,有自己的独特的东西,别人才会需要我们,才会尊重我们,我们才有走向国际舞台的资格。我们也只有迈上国际舞台,与国际学术对话,才知道哪些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才知道自己的特色是什么,开放、包容、自尊、自立其实是互为支撑、互为前提的。总之,国际化的目的是发展自我,是懂得世界而能自立于世界。
第三,国际化怎么做。从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国际化进程看,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研究内容的世界前沿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的世界先进性,研究平台和手段的世界先进性及共享性,研究人员水平的世界公认性,研究人员的世界“流通性”。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与国际对话,才能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才能跻身世界一流行列。这是科研国际化的目标,也是科研国际化的任务。归根结底就是要将人才、项目、研究基地在国际化的高端平台上实现完美结合,通过与国际一流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融合,构筑大的研究基地,吸引和造就优秀拔尖人才,拓展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渠道,推出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科研信息的国际化。紧跟世界研究前沿,全方位、多渠道地搜集科研信息,建立完整的非洲研究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多渠道、快速度、高质量地向世界传递信息,通过在外文杂志上发表文章,建立研究组、院系、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个人等网页,召开国际学术交流会,开展国际间的学术访问、国际项目合作等,构建一个完备的科研信息流动交互平台。第二,人才队伍的国际化。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职称和学位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科研与管理队伍。采取特殊而强有力举措继续培养、选拔、引进国际化人才,在加强专职队伍的同时,积极探索国际化的兼职研究人员、“旋转门”流动岗科研人员的聘任和合作机制,形成专兼结合、稳定与流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创新团队。第三,研究过程的国际化。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的双边或多边国际研究计划。创造条件让我国研究人员参与国外高水平的研究和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活动。如派研究人员到国外进修或做访问学者、与国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短期项目合作、推介学者进入国际学术组织、支持师生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交流会,积极建立与国外的合作研究中心等。第四,研究成果的国际化。建设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优质完成现有高层次项目,推出高水平成果,并将这些研究成果推介到国际上去,推介到非洲去。一方面,要鼓励学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国外出版机构编纂出版研究成果,提升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与国内出版机构联合组建“中国文化传播中心”,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与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非洲。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丛书”的外译出版工作,正在实施“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丛书”的外译出版计划。第五,体制机制的国际化。建立与国际化、智库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学术竞争机制、考核奖励机制和管理体制。建立相应灵活的人事和财务制度,给予一定政策倾斜。人事方面,突破常规体制,因事设岗,绩效考评;财务方面,加大投入,宏观管理。因为贫穷和战乱等因素,全世界消费水平最高、安全保障最差的国家几乎都在非洲,学校要鼓励学者们去非洲研究非洲,就必须在经费补助、成果奖励等方面适当倾斜。
在进一步推进学科的国际化方面,我们还面临管理体制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等障碍与困难。我们将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强化支持力度;建立能适应和推进国际化的评价与奖励制度;提升管理队伍、学术队伍的知识结构与国际化能力,以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科的国际化水平。






  来源:节选自世界教育信息杂志2016年第2期(采访、整理/郭伟   李广平)
  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教育信息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点击世界教育信息网
  www.wei.moe.edu.cn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浙江师范大学论坛  

GMT+8, 2024-5-2 20:15 , Processed in 0.2737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Style by Coxx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